FZ_T 50005-2013 氨纶丝线密度试验方法

ID

26F53456F6524054A74080F621F77392

文件大小(MB)

0.22

页数:

5

文件格式:

pdf

日期:

2016-8-22

购买:

购买或下载

文本摘录(文本识别可能有误,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,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):

ICS59.060.20,W 50,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准,FZ/T50005—2013,代替FZ/T50005—1994,氨纶丝线密度试验方法,Testingmethodforlineardensityofspandexfilamentyarns,2013-10-17发布2014-03-01实施,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,前 言,本标准按照GB/T1.1—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,本标准代替FZ/T50005—1994《氨纶丝线密度试验方法》,本标准与FZ/T50005—1994相比主要变化如下:,———修改了线密度的试验方法;,———修改预加张力计算方法;,———增加了部分仪器与用具,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提出,本标准由上海市纺织工业技术监督所归口,本标准起草单位:浙江华峰氨纶股份有限公司、烟台泰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、上海市纺织工业技,术监督所、纺织工业标准化研究所,本标准主要起草人:赵晓阳、席青、韩虎、周祯德、王少辉,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:,———FZ/T50005—1994,Ⅰ,FZ/T50005—2013,氨纶丝线密度试验方法,1 范围,本标准规定了氨纶丝线密度的试验方法,本标准适用于氨纶长丝,2 规范性引用文件,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。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,件。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其最新版本(包括所有的修改单)适用于本文件,GB/T3291.1 纺织 纺织材料性能和试验术语 第1部分:纤维和纱线,GB/T3291.3 纺织 纺织材料性能和试验术语 第3部分:通用,GB/T4146.1 纺织品 化学纤维 第1部分:属名,GB/T4146.3 纺织品 化学纤维 第3部分:检验术语,GB/T6529 纺织品 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,GB/T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,3 术语和定义,GB/T3291.1、GB/T3291.3、GB/T4146.1和GB/T4146.3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,4 原理,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,测定已知长度试样的质量,计算线密度,5 仪器与用具,5.1 钢尺:最小刻度1mm,5.2 天平:最小分度值0.01mg,5.3 预张力夹,5.4 剪刀,5.5 索氏萃取器,5.6 恒温水浴锅,5.7 烘箱:通风式烘箱,保证规定的温度,精度为(105±3)℃,5.8 干燥器,5.9 溶剂:乙醚(分析纯)或石油醚(分析纯),6 调湿与试验用标准大气,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按GB/T6529规定执行,卷装调湿时间不少于4h,1,FZ/T50005—2013,7 试样准备,7.1 共需准备20组试样,每组10根。如果样品少于20个卷装时,20组试样尽可能平均分配到每个,卷装上;超过20个卷装则按20个卷装进行试样准备。如果统计评估需要增加试验数量以得到规定的,置信区间,则应从搁置一边留作备样的包装件中抽取卷装,以补充试样加以检验,7.2 试样准备时,卷装需剥去1g左右的表层丝,根据要求,应均等地从每个卷装上以至少2m 的间隔,剪取试样。试样长约1.2m,同一卷装上每10根试样为一组,试样总根数应能保证有效试验的需要,试样应以尽可能小的张力退绕,以避免受意外拉伸,8 试验程序,8.1 根据试样的名义线密度选择预加张力,预加张力选择规则见表1,表1 预加张力选择表,规格范围预张力,≤25dtex (0.020±0.0002)cN,>25dtex~35dtex (0.030±0.0003)cN,>35dtex~50dtex (0.040±0.0004)cN,>50dtex~90dtex (0.070±0.0007)cN,>90dtex~120dtex (0.105±0.0010)cN,>120dtex~160dtex (0.140±0.0014)cN,>160dtex~250dtex (0.210±0.0021)cN,>250dtex~350dtex (0.300±0.0030)cN,>350dtex 按(0.0010±0.0001)cN/dtex计算,如果名义线密度未知,则将调湿后的试样使其自然悬垂,不加预张力,分别剪取约1000mm 的长,度并称量,计算测定的试样平均质量(mg),乘以10即为线密度(dtex)的大概值,根据表1选择预张力,8.2 将调湿后的试样自然悬垂,在试样的下端施加8.1 中确定的预张力,等待20s左右,剪取,(1000±1)mm 的长度,8.3 重复8.2,按每个卷装的连续10根试样为一组固定在一起,共20组,8.4 将试样置于索氏萃取器的萃取管内,注入溶剂,用至少1.5倍索氏萃取器加入量的溶剂萃取,8.5 调节水浴锅的温度,使回流次数每小时不少于9次,总回流时间不少于2h,8.6 将萃取后的试样取出,自然风干后,放入烘箱(105℃)烘至恒重,8.7 将试样取出放于干燥器内冷却0.5h后按组称量,记录为mi(mg),9 结果计算,9.1 线密度按式(1)计算:,Tt=Σn,i=1,mi,n ×L ×10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(1),2,FZ/T50005—2013,式中:,Tt ———线密度,单位为分特(dtex);,mi ———每组试样的质量,单位为毫克(mg);,n ———试样组数,n=20;,L ———每组试样总长度(L=10),单位为米(m);,10———转换系数,单位为分特每特(dtex/tex),9.2 线密度变异系数按式(2)计算:,CV =S,m ×100%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(2),S= Σn,i (mi -m)2,n-1 ……

……